展会概况
全球资源锚定武汉枢纽,三展联动打造产业开放合作新高地
作为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展会,2026 武汉三展联动凭借武汉 “九省通衢” 的区位优势与 “光芯屏端网” 万亿级产业基础,正成为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资源对接的 “超级枢纽”。预计吸引 28 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及 500 余家全球采购商,形成 “国际技术输入 + 本土需求输出 + 区域配套协同” 的开放合作格局。
跨国技术合作实现 “精准嫁接” 。德国西门子将在三展同步展示数字孪生技术矩阵:为武汉工博会的机床企业提供虚拟调试方案,为中国机博会的流体设备优化运行模拟,为武汉自动化展的智能产线构建数字镜像。展会期间,西门子与武汉本土企业签订协议,共建 “工业 AI 联合实验室”,重点攻关光电子制造领域的智能控制难题,预计三年内带动相关产业产值增长 60 亿元。日本发那科则通过联动平台,将最新伺服电机技术同时对接武汉工博会的机床厂商与自动化展的机器人企业,实现 “一次参展、多领域落地”,现场签约金额超 8 亿元。
全球采购对接释放 “中部需求红利” 。展会设立的 “全球采购中心” 吸引特斯拉、空客、国家电网等 200 余家巨头组团采购。国家电网现场发布超 15 亿元采购清单,涵盖武汉工博会的智能变压器制造设备、中国机博会的高效输油泵、武汉自动化展的电网监控系统,通过 “一站式采购” 降低供应链成本 18%。针对中小企业出海需求,展会联合海关、金融机构推出 “跨境服务包”,湖北某自动化设备企业借此与东南亚经销商达成合作,年出口额预计突破 2 亿元。
高端论坛构建 “产业智慧大脑” 。同期举办的 “全球高端装备国际合作论坛” 汇聚 500 位中外专家,德国工业 4.0 研究院院长提出的 “跨领域技术整合框架” 引发热议;中国工程院院士结合武汉光电子产业优势,提出 “AI + 激光 + 制造” 的创新路径。论坛发布的《2026 中部制造业开放发展报告》显示,中部地区高端装备市场年增速达 12%,三展联动正成为全球企业布局中国内陆市场的 “第一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