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概况
在全球工业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关键时期,2025 年 10 月 11 - 13 日,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将迎来一场极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 ——2025武汉国际工业博览会与中国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融合展。本次展会以 “新质势能、智链全球” 为主题,紧扣时代脉搏,致力于推动未来产业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自 2000 年在武汉首次举办至今,中国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已走过二十五年的发展历程。作为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国际性博览会,它不仅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全国三大专业机电展会之一,更在二十五年间铸就了机电行业发展的一座座里程碑,成为展示行业发展成果、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二十五年前,中国机博会在武汉落地生根,开启了服务机电行业的征程。彼时,我国机电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技术交流、产品展示和市场拓展的需求日益迫切。展会的举办恰逢其时,为行业搭建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让国内外企业能够在这里汇聚一堂,分享技术经验、探讨发展趋势。从最初的蹒跚起步到如今的成熟稳健,展会见证了我国机电行业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转变过程。
作为展会的重要亮点,工业母机展区展示了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超精密数控磨床以其纳米级的磨削精度,吸引了众多专业观众的目光。该设备采用先进的静压导轨、高精度滚珠丝杠以及智能磨削控制系统,能够对各种精密零部件进行超精密磨削加工,磨削精度可达 ±0.0001mm,表面粗糙度可达 Ra0.01μm,满足了电子、光学、医疗等高端行业对高精度零部件的严苛加工需求。一家从事光学镜片制造的企业代表表示,使用此类超精密数控磨床后,产品良品率从原来的 70% 提升至 90% 以上,极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增强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在工业母机展区,高速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成为焦点。该设备配备了先进的数控系统和高转速主轴,主轴最高转速可达 40000r/min,快速移动速度达到 80m/min,定位精度达到 ±0.002mm。通过五轴联动技术,能够实现对复杂零部件的高精度加工,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精密模具等高端制造业。一家航空零部件制造企业的负责人兴奋地表示:“这款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出现,让我们能够加工以前无法完成的复杂零部件,产品合格率从 80% 提升至 92%,生产效率提高了 50%,极大增强了我们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高端装备展区的盾构机展示了我国在重大装备制造领域的实力。新型盾构机采用智能化施工管理系统和高效切削刀具,最大开挖直径可达 15m,推进速度最高可达 100mm/min,施工效率较传统盾构机提高了 30% 以上。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该盾构机能够快速、安全地挖掘隧道,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据现场工程师介绍,智能化施工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盾构机的运行状态,通过数据分析优化施工参数,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展会同期举办了多场行业论坛和技术研讨会。在 “工业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升级” 论坛上,专家们围绕工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发展路径以及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一致认为,科技创新是推动工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企业应加大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积极拥抱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企业代表们也分享了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的经验和成果,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
中国机博会作为国家级、国际性的机电专业展会,在行业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深厚的资源积累,专注于机电领域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展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顶尖机电企业参与。而武汉国际工业博览会则立足工业领域,涵盖了更广泛的工业产业链环节,在区域工业市场中具有较强的辐射力。两者的融合,实现了展品范围的互补与拓展,让展会能够覆盖从机电产品到工业整体解决方案的更广阔领域,满足了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需求。
融合后的 “中国机博会暨武汉工博会”,在平台价值上得到了显著提升。它不仅是展示新质生产力的窗口,更是链接国内外高端装备制造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核心价值平台。通过展会,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能够与下游的整机制造商精准对接,技术研发机构能够与生产企业深入合作,国内外企业能够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种产业链的深度链接,有效促进了技术的快速转化和产业的协同发展,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